佛教盂兰盆节:从仪轨细节到民间讲究,读懂七月十五
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,是佛教中兼具孝亲与普度意义的重要节日。它以《佛说盂兰盆经》为核心依据,在千百年的传播中形成了系统的仪轨、明确的讲究与禁忌,既体现佛教 慈悲利他的教义,也融入了对生命轮回的深刻思考。
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,是佛教中兼具孝亲与普度意义的重要节日。它以《佛说盂兰盆经》为核心依据,在千百年的传播中形成了系统的仪轨、明确的讲究与禁忌,既体现佛教 慈悲利他的教义,也融入了对生命轮回的深刻思考。
七月十五的节俗拥有丰富的内涵,在名称和节期上均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。普遍而言,该节日在佛教中称为“盂兰节”,道教称之为“中元节”,民间则通称“鬼节”。佛教于此日诵经供盆,布施功德以报父母恩;道教举行斋醮仪式超度亡灵;民间习俗主要包括两种:一是前往墓园供奉新收谷物